就在10年前,可穿戴医疗器械(wearable medical device)还属于概念性产品,但现在,可穿戴医疗器械产品已走入千家万户。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医疗器械产品已发展成为一种智能化、数字化的高科技产品,它们代表着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新方向。
世界上最早开发上市的可穿戴医疗器械产品是一款智能手表,可测定人体的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率和体温等重要生命指数,兼有计步和计算跑步距离功能。该产品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激发了更多厂商开发新型可穿戴医疗器械产品的热情。
此后,国外厂商陆续推出一系列可穿戴医疗器械产品,其中包括:具有远程报警功能的可及时跟踪小孩(或高龄失智老人)行踪、防走失的电子手环(其中安装有袖珍GPS定位仪),独居高龄老人跌倒报警手环,可自动记录心脏病患者心率变化的可穿戴心电图仪背心,可自动记录体温、血压、心率的智能胸罩等。以上均为生命指数监测类可穿戴医疗器械。
近年来,国外厂商又开发出多种治疗型可穿戴医疗器械,如:自动产生远红外线(热疗)治疗腰背痛的腰带,全隐形助听器(可直接安装在失聪者的耳道内且无导线露出),能自动消除心房颤动的“除颤背心”,能缓解腿痛、可穿在小腿上的抗下肢静脉血栓的新型治疗袜等。更先进的可穿戴医疗器械还有能帮助下肢瘫痪者站起来走路的智能义肢,使聋儿听见声音的新一代植入式电子耳蜗,以及可控制尿失禁的短裤(内藏电子设备可控制膀胱排尿信号)。
总之,可穿戴医疗器械的数量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更多治疗型可穿戴医疗器械的上市,今后心脏病、糖尿病、肾病、泌尿道疾病和高血压病等常见病患者都能借助这些新产品在家进行监测或自我治疗,从而免去频繁往返医院的烦恼。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智能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可穿戴医疗器械将可实现“量身定做”。这一设想在国外已经实现。据国外最新报道,新开发的智能手表可自动测定人体的出汗情况以及血压、脉搏、情绪波动等,还可同时监测气温、湿度等可能影响患者病情的环境因素。这类可穿戴医疗器械可事先为患者编程,一旦监测到患者某个生命指数发生异常,将会及时通过智能手机上安装的软件通知主治医师采取治疗措施。
据Datamonitor咨询公司不久前发布的《世界可穿戴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发展趋势》显示,2016年全球可穿戴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为20亿美元,2017年为23.94亿美元,2018年预计超过30亿美元。该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五大可穿戴医疗器械生产商及其在世界市场上所占份额如下:1.ForBit(美国),占37%;2.小米(中国),占23%;3.GAMIN(中国台湾地区),占5.6%;4.三星(韩国),占5.4%;5.Jawbone(美国),占5%。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可穿戴医疗器械生产商并不落后于国外企业,中国智能医疗器械企业已大踏步进入国际市场并占据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这表明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水平正在迅速提升。
综上所述,可穿戴医疗器械产业方兴未艾。据国外媒体预测,到2023年,全球可穿戴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将超过60亿美元,产业发展充满活力与希望。
湘沪企业(上海)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做医疗器械注册、公司注册/变更、注销、商标代理、人事社保、财务代理等相关业务;公司成立七年来一直致力于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效益,帮助客户达到所期盼的程度,我们在上海这七年来前后共服务了10000+企业达到令他们满意的效果。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可以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www.shxianghu.com还可以和我们的客服在线沟通或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400-861-3881 / 18939820715